两河交汇话“永济”
2022-11-09 18:43:19  聊城日报  音频

底图4版头.png


1400年前聊城跨入运河时代

最早的永济渠流经冠县临清

隋仁寿四年(604年),隋炀帝兴建东都洛阳,历时14个月,一座气势恢宏的都城拔地而起。大业四年(608年)正月初一,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凿永济渠,引沁水向南到达黄河,北通涿郡(今北京)。至大业七年(611年)从江都(今江苏扬州)御龙舟入永济渠巡幸于涿郡。

永济渠工程浩大,南接洛阳北达涿郡,男丁不足,妇女也被迫服役,全长近1000公里,从开工到建成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它是继通济渠、邗沟之后开凿的最长的一段运河。自此,聊城正式跨入“双运河”时代。

QQ截图20221109150907.png

永济渠冠县段仍在奔流,成为活态遗产

隋炀帝开凿永济渠最初不外乎两点:一是“食为天”,调运河北地区(指当时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的河北道)粮食到洛阳和长安解决皇城吃饭问题;二是“兵与戎”,解决对北方用兵时军队与战备物资的运输问题。从此“天下漕转,仰此一河”,2700多公里的大运河成为跨越东西、贯穿南北的交通运输大动脉。

永济渠依地势而建,隋氏更多地利用了旧有河渠故道。永济渠过汲县东北流至淇门后利用曹魏时期的白沟:“南自汲郡引清、淇二水东北入白沟,穿此永济渠入临清。”白沟过魏县以后北流经馆陶县(隋治今冠县东古城)西,其位置及走向在郦道元的《水经注》有所记载:“白沟又东北,又经乔亭城西,东去馆陶县故城十五里……又经清渊县故城(今河北馆陶县清阳城村)西。”这说明,当时的白沟位于今冠县东古城镇西7.5公里左右,往北在今馆陶县清阳城村西流过。

《太平寰宇记》卷五十四馆陶条记载:“白沟水,炀帝导为永济渠,亦名御河,西去县(指馆陶,时治冠县东古城)十里。”清代顾祖禹对此很有研究,在《读史方舆纪要》卷三十四中说:“县西十里有白沟水,亦即宿胥渎故址也。隋炀帝开永济渠,疏白沟入屯氏河,自此谓之卫河。”这表明在馆陶县境内,永济渠为白沟故道所开凿,位于今冠县东古城镇西。

虽说是“疏白沟入屯氏河”,但在这里永济渠并未继续沿白沟向北,而是另辟蹊径转向东北,趋向汉代屯氏河故道。

那么,屯氏河在哪里?这要从汉代黄河决口说起。汉代黄河决口不断,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河复北决于馆陶(治今冠县东古城),分为屯氏河,东北经魏郡(治今河北临漳)、清河(今河北清河县)、信都(今河北冀州)、勃海(今河北沧县)入海,广深与大河等,故因其自然,不堤塞也”。屯氏河在黄河的决口点位于沙丘堰,地点在今河北大名县孙甘店镇西北的沙窝村附近,屯氏河在接近这里时就已经北出,在今大名县金滩镇进入今卫运河一线。经汉馆陶县(今冠县东古城)西,再北流至尖冢附近,主流流向东北,并在此决出向北的屯氏别河,即“屯氏故渎水之又东北,屯氏别河出焉”。这是汉屯氏河和别河的流路。

关于永济渠的走向,《元和郡县志》载:“按汉武时,河决馆陶,分为屯氏河,东北经贝州、冀州而入渤海,此渠盖屯氏古渎,隋氏修之,因名永济。”与之相近的观点,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疏》载:“汉武时河决馆陶,分为屯氏河,东北经贝州、冀州而入渤海。此渠盖屯氏古渎,隋氏修之,因名永济。”

永济渠在今北馆陶的位置。《馆陶县志》(1936版)有如下描述:“永济渠在东昌府馆陶县(明代治冠县北馆陶城)西二里,汉名屯氏河,隋疏为永济渠亦名御河。”和此相类似的《大明一统志卷二十四》东昌府山川卫河条:“卫河在馆陶县(明代治冠县北馆陶城)西二里,汉名屯氏河,隋疏为永济渠亦名御河。”也就是说明在馆陶县西二里的卫河就是汉代的屯氏河,也是隋代的永济渠,还叫做御河,四者合一。

结合前述,永济渠的开凿先利用白沟、再利用屯氏河故道。在上游的冠县东古城镇西五公里左右走白沟故道,而到北馆陶城西一公里则是走屯氏河故道。

这期间又是如何完成了“疏白沟入屯氏河”的呢?

2008年,在今冠县东古城镇宋庄村出土的唐《贾府君墓志铭》载,墓在“庄西北二百步,东至冠氏界,北至永济界渠”。此墓葬于“大梁国乾化三年(913年)十一月”,据此可确定:结合白沟的走向,永济渠在今河北馆陶县境内,大致经今馆陶县高速口附近不再沿白沟北行,而是向东北至前后罗头村中间汇入今卫河,在冠县东古城镇宋庄和东罗头村附近入聊城境,在此沿故屯氏河向北流经北馆陶西继续北行,大致沿卫河流域进入临西县境内。据河北临西县著名学者杨遵义介绍,2011年2月邢台市文物处对临西县永济渠遗址进行勘探,永济渠自尖冢北入河北邢台市境向北再沿屯氏河至临西县城附近。

至此可以确定,永济渠在今冠县东古城镇宋庄村一带入聊城境,至北馆陶镇大刘庄附近走今卫河线,流程长度约16公里。



永济渠畔张桥行市景象繁盛

设置永济县伴随运河三百年

至唐代宗时期,历时百余年的运河带来了两岸经济的繁荣。唐代大诗人李白笔下的“淇水流碧玉,舟车奔日冲”就是对其两岸繁荣昌盛的真实写照。

地处河北三镇魏博节度使下的贝州临清县(今河北临西县仓上村),自南而北永济渠穿县而过。其南部永济渠东岸有个村落叫张桥店,沿渠南接魏州(今河北大名县东北)北通县城,一座桥横跨渠上连接东西,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促其成为繁华的民间交易场所。虽远离县城,但地处交通要道、永济渡口要津,渐渐成为一方定期相聚的集市,人们称它为张桥行市。

唐代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使得农民有较多的剩余产品可以投入市场,钢刃熟铁农具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水利灌溉在全国范围内普及,粮食和农副产品产量都有较大的提高,这些因素促使农民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市场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唐代市场的设置和废止是以政府的意志而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但在商品供给与消费需求的刺激下,张桥行市的产生、发展突破了限制,向乡村延伸,以张桥店为代表的农村市场也变得较为繁荣。

1111.png

《大明一统志》中有关卫河的记载

像张桥店这种以店命名的村落,源于对经营店铺的承载,常见于我国北方。张桥行市这种定期市集,起初以三日、五日为期,定时在永济渠张桥桥头旁相聚交易,村民前往交易称其为赶集。后来随着发展,这里有了固定的屋舍楼馆、商贩业者,并且日日为市,成为新兴的商业人口聚居地,商流物流交汇,相当繁盛。

杜牧在《上李太尉论江贼书》中曾说到:“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有关张桥店的资料阙如,透过这段对草市的描述可略见一斑。对于张桥行市这类草市,虽然官方一直没正式承认,但到唐代中后期,政府逐渐开始在其间设置管理机构,派出兵丁,进行治安管理。

大历七年(772年)正月初六,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向唐廷奏请,析贝州临清县于张桥店置永济县,永济县因临永济渠而得名。

出身行伍的田承嗣为何要设置永济县?这和其发家经历密不可分。田承嗣(705—779年),平州卢龙(今河北卢龙县)人,出生于一个军人世家。唐开元末年,田承嗣任安禄山卢龙军前锋兵马使,治军严整、屡立战功,深受安禄山器重。天宝十四年(755年)爆发“安史之乱”,田承嗣为安禄山主将,破蒿城、陷灵昌、下荥阳,势如破竹。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兴兵南下,田承嗣担任前锋,再次攻陷洛阳,被任命为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北)刺史。广德元年(763年)正月十日,田承嗣以魏州降唐,受封魏博节度使,驻地魏州(今河北大名县东北大街乡一带),占据今冀鲁豫三省交界一带,与范阳节度使、成德节度使并称“河朔三镇”。

在张桥行市设置永济县,在一般人看来,这里交通便利,商贸畅通。其实这一年是田承嗣受封魏博节度使的第9年,更深层的是田承嗣想凭借永济渠的便利交通而大肆敛财和扩充势力范围,设县仅仅是这套组合拳中的第一步。

天宝之后,唐王朝再也无法驾驭“河朔三镇”,而实力最强地处“河朔心腹”的魏博镇,则是北方藩镇割据的首府和中心。

在藩镇割据的时代,军队是最基础的保障力量,因此田承嗣不遗余力地大肆扩充军队,其“举管内户口,壮者皆籍为兵”,短短数年就将军队扩充到10多万人,田氏便有了和朝廷分庭抗礼的资本。

田承嗣还在持续扩大势力范围。同是大历七年,他在逼迫唐朝廷承认“天雄军”之后,还自行建立了澶州(治今河南濮阳),将地盘从原有的五州,扩大为魏、博、澶、相、卫、洺、贝七州四十三县,吞并了“相、卫”。

田承嗣不断聚集财富,“版户不籍于天府,赋税不入于朝廷”,且“郡邑官吏,皆自署置”。原本这些官吏应该由中央朝廷委派,但此时,一方面朝廷委派的官员或者不敢赴任,或者无人可以委以重任,另一方面田承嗣“完全不给朝廷面子”,强行委派亲信去担任幕府要职,甚至在抢夺而得的州县,也大肆驱逐朝廷派员,安插自己的部下。

经过多年经营,魏博镇最终被田承嗣打造成朝廷难以控制的藩镇。无可奈何的唐王朝,居然采用了“和亲”的方式,希望来笼络这个河朔第一军镇。田承嗣有11个儿子,其中第三子田华竟先后娶了代宗永乐、新都两位公主,六子田绪娶了代宗第十女嘉诚公主。

底图3.png

隋唐时期河北道南部地图(黑色标注为隋唐时期地理位置,棕色标注为现代地理位置)

元和八年(813年)《元和郡县志》记载:“永济县,临清县(今河北临西县城)之南偏,大历七年(772年)田承嗣奏于张桥行市置,西临永济渠,故以为名。”在唐朝,永济县隶属魏博节度下的贝州(治清河,在河北今清河西北),有35个乡,名下有包括永济县在内的10个县。唐天祐三年(906年)八月十四日,从魏博奏请,割贝州永济县隶魏州,至907年唐朝灭亡时,魏州管辖包括永济县在内的14个县。

五代时期,永济县在梁、唐时期属魏州,晋、汉时期再属贝州。后周世宗(柴荣)显德元年(954年)正月初三,废邺都依旧为天雄军大名府,以贝州之永济县改属大名府。

截至北宋建立前夕(960年),大名府行政区域范围包括馆陶县、冠氏县、永济县等17个县。北宋时期朝廷对行政区域范围做了调整。因大名府为都城,又别称魏都、北都等。河北东路治大名府,辖大名、开德、河间3府和沧、冀、博等11州,永济县属大名府。

黄河自宋庆历八年(1048年)商胡改道后,频繁的决口和改道,也给大名、馆陶下游的永济县带来灾难。熙宁五年(1072年)降永济县为镇后,并入馆陶县,后又改隶临清县。至此,永济县在历史上存在了整整300年。

底图四版4.png

《两河交汇话“永济”》照片由戴敬仁、孙克锋提供,插图《开挖运河》《安居乐业》《水淹永济》由李太斗绘制

底部插图素材来源于清代冯宁《仿杨大章宋院本〈金陵图卷〉》

来源:聊城日报

编辑:赵鹏      5
聊城日报社客户端
发布政令公告,了解最新要闻资讯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