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孙书记带领的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今年我们村安置区一期按时集中供暖了,老了老了,没想到还住进了这么干净暖和的楼房,在以前都是不敢想的事。我们算是把福享到了,真正实现了安居乐业。”仙保仁说到。2020年12月2日,室外温度接近零度,而在该安置区仙保仁的家内,室内温度接近26℃。
仙保仁口中的“孙书记”,正是该村党支部书记——孙乐文。自1999年起担任该村党支部书记至今,孙乐文带领村“两委”班子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富民强村为目标,仙庄村在上级和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乡风文明、民主管理、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始终坚持一颗“初心”
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孙乐文始终认为,只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党员干部队伍,才能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为此,他把加强党员日常学习教育作为开展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平时,孙乐文带领村“两委”班子通过“三会一课”等形式进行学习,并让每名党员结合实际谈心得、谈体会。他经常对村里党员讲,要经常想想自己作为一名党员“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把学习教育同服务群众结合起来,全体党员拧成一股绳,哪里有困难、哪里有阻碍,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
始终保持一颗“热心” 主动为村民服务
作为村党支部书记,这些年来,乡亲们给他起了不少“外号”——“110、120、122联动中心主任”和“编外交警”。为啥起这样的“外号”?那是因为村里不管大事小情,村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给孙乐文打电话。现在村民已经养成了有事就找孙乐文的习惯,村里还形成了顺口溜:家里有事找乐文,带车带钱又带人。而孙乐文也习惯了帮村民办事。有时村民怕他忙,有些小事不找他,他听说后也去问问怎么回事,需不需要帮忙。这些年,孙乐文要求现在村里的党员特别是支部委员,心里都要时刻装着群众,想问题、做事情都要从群众出发。
点滴利益出发,始终对群众好,热心为群众服务
2019年10月1日,当大家都沉浸在国庆欢乐气氛之时,该村村民姜风英被确诊为肝衰竭和肝细胞坏死,急需大量血液暂时维系生命。当晚,孙乐文在微信群内向全村发出倡议:呼吁村民积极参与、伸出援手,同时要求党员干部带头献血,并为其他献血群众提供车辆。10月2日和3日两天的时间,该村党支部组织169名群众分2次前往济南血液供保中心献血。事迹被中央、省、市、区多家媒体报道后,刷爆了网络和朋友圈,仙庄村村民在以孙乐文为“火车头”的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凝聚力号召力也越来越强大。
始终坚持一颗“恒心” 带领村民奔小康
孙乐文经常说,“干部干部,先干一步,自己不致富,不配当干部,不能领着富,不是好干部。”1993年,孙乐文第一个在村里建起了厂子,主要生产铜板铝板,效益十分可观。看到他的企业成功,大家创业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仙庄村的个体企业迅速发展,村民的腰包也鼓了起来。在带领村民致富的同时,仙庄村党支部也注重抓好村集体经济增收,与市农科院签订了2000亩小麦良种培育项目,仅此一项,村民就能多收入20多万,村集体增收6—7万。同时,该村还借助新城学校建设、西关街西延及棚户区改造等市政工程,以及“平清种增改”契机,把沟边壕沿等边角地统一整合,采用租赁、流转等形式壮大村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50多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