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于寂寞、默默无闻地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奋工作、笔耕不辍,尽情播洒着真情和汗水,不断收获着希望和成功;顽强拼搏、开拓进取,用心血和汗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成就了不平凡的业绩。他就是聊城市纪委监委研究室副科级干部蒋利强。
用忠诚坚定信仰
“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这句铿锵的入党誓词,既是党员干部必须修炼的政治品格,也是蒋利强始终恪守的初心。参加工作十多年来,无论在什么岗位,蒋利强都坚定立场、踏实工作,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旗帜鲜明,做到以忠辅政、以文辅政、以勤辅政,在拼搏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纪检监察机关是政治机关,而研究室起草的材料都是代表全局性、方向性的综合材料,政治站位上要高,容不得半点差错。“身在兵位,胸为帅谋。”文字工作无小事,在他看来,文稿起草是辅助领导决策和指导工作的重要手段。起草、审核的文件和讲话稿,责任重大、影响面广,半点闪失差池都可能影响党委、纪委的形象,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自到市纪委研究室工作后,蒋利强更是把加强政策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养摆在首位,通过文稿把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政策传递出去。
用奋斗坚守初心
爬格子、敲键盘、写材料;昼去夜来、寒来暑往……参加工作以来,蒋利强就一头扎进文字里,干起了“好汉子不愿干、赖汉子干不了”的“苦差事”。2017年,蒋利强调入市纪委研究室后,更是与写材料“形影不离”。
这几年,市纪委全会报告、年度工作总结以及一些重要讲话材料等各种文稿起草,几乎都有蒋利强的参与和贡献。2018年以来,他独立或参与起草、校核各种文稿就有300余篇、100余万字,平均算下来,每三天就要完成一个或大或小的材料。不管任务有多重,蒋利强始终秉持极端负责的态度,全力以赴做好文稿起草工作,确保眼到之处无差错、手到之处无积压、心到之处无遗憾。对于这种工作状态,他有时自嘲说:“每天不是在写材料,就是在搜集素材准备写材料。”
文稿起草工作任务重、要求高,不少文稿突发性强,有的需要长时间研究撰写,再历经反复修改后方能出炉,每字每句都要仔细推敲、细细打磨。起草市纪委全会报告是研究室每年的重要工作,全会报告承担着贯彻中央、省纪委全会精神,安排部署全市纪检监察全局工作的任务,站位要高、定位要准、安排要细,不容有丝毫差错。来纪委后,蒋利强参与了10余次委机关重要文字材料起草任务,用他自己的话说:“每一次都是一种磨炼、一次提升。”他对文稿起草的质量始终坚持精益求精,对报告的立意、框架、内容、素材反复推敲打磨,有时修改多达十几稿,直到会议召开的前一天,还要反复校稿,包括标点符号都要细细揣摩。蒋利强就是以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和同事们把报告一遍遍打磨成样、定型。
秉持这种严细深实的作风,也是源自内心的一份责任,那就是“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工作中,蒋利强认真推敲每一个词、仔细斟酌每一句话、全力以赴做好每一件事。他说,“每当看到自己起草的文稿材料被认可、提出的对策建议被采纳、撰写的调研报告获奖时,心中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他连续两年荣获市纪委监委优秀共产党员,被评为业务授课金牌讲师,获嘉奖一次,撰写的调研报告多次被评为优秀等次,在中央纪委、省纪委刊登。
用奉献诠释担当
文稿起草工作的成果,呈现在大家面前,可能只是一份份材料、报告,但背后付出的艰辛很少能有人体会,可以说,熬夜加班是家常便饭。
疏于陪伴家人,也让蒋利强非常愧疚。他两个儿子打电话问的最多的就是“爸爸,你几点回来”。一次,周末有个紧急材料到机关加班,回到家已经是晚上11点多了,看到大儿子还没睡,他就急了,“怎么还不睡觉,明天还要上课!”儿子的眼泪在眼眶打转,委屈地说:“这周的作业,老师让送给爸爸!”他一看是一幅画,画的是他和儿子在下棋,上面还写着“爸爸您辛苦了,节日快乐!”原来,那天是父亲节,他一早就去加班了,儿子白天画好了画,晚上一直在等着他回来,想给他一个惊喜。小儿子出生的第二天,蒋利强来纪委报到,当时研究室正在起草一篇重要文稿,时间紧、任务重。蒋利强每天加班到凌晨两三点,太晚了就不回家了,在单位眯一会,白天继续工作。对此,妻子没有怨言,还安慰他“你刚到新单位,别因为家里的事影响工作,孩子有我和咱妈照顾呢!”每想到这些,蒋利强心里也是有些愧疚,但是既然选择了纪检监察事业,就是选择了付出,选择了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