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已获票数:11972
进入主界面投票

image.png

有一种自强让人感动。他,身患先天性重度脑瘫,手脚畸形,口齿含混不清,生活不能自理;他虽然从未踏进校园,但却凭着对生活的热爱,用鼻尖打字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用毅力创造着生命的奇迹。他就是莘县柿子园镇曾桥村残疾青年张久宾。

张久宾,1989年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出生三个月时被检查出患有重度脑瘫。随着张久宾渐渐长大,他的手脚越发不听使唤,吐字发音也不清楚,到了上学的年纪,眼看同龄孩子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去上学,张久宾很羡慕,但因生活无法自理,没办法走进校园。张久宾并没有因此停止求学的念头。“孩子,我来教你!”,父亲张永贵成了他的启蒙老师。将屋门后的木板当黑板,张永贵把拼音汉字写在门上,教张久宾读写拼音,还买了一张拼音图画,在这些简单的教学工具的帮助下,当年13岁的张久宾开始了学文识字。

虽身有残疾,脑子却不笨。张久宾还想出了个办法:在看电视时,将字幕记下来,用演员说的话和字幕对照,就知道这个字如何发音,遇到不懂的,他就查字典,手脚不听使唤就用鼻尖一页页翻。十多年过去了,一本厚厚的新华字典,被他翻掉了页。张久宾用常人难以想象的坚持几乎认全了字典上所有的字。学会了识字,他又开始学习用手机打字,刚开始用筷子敲手机按键,最早的一部手机键盘也因为他练习打字被磨花。后来用鼻尖打字,每在手机上敲击一个字节,张久宾几乎都是头贴键盘,同时用鼻尖去触碰。刚开始的时候,这样常会让他的鼻尖疼痛难忍,可坚强的张久宾硬是坚持了下来。

日积月累,逐渐适应,再加上识字量的逐步增加,张久宾开启了自己的阅读之旅,他尤其是喜欢看诗歌和小说,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碰到自己喜欢看的书,他非得一口气读完。长期的阅读,逐渐培养起了张久斌对文学的爱好,他开始尝试着自己写诗。

“我害怕春天到,春天一到,你的影子就会萦绕在我眼前……”张久宾吃力地读着自己写的诗歌——《殇影》。这些话语是身患先天性脑瘫的张久宾用鼻尖和下巴在手机上表达出的内心感受。

虽然没有健康的身体,但胸中有爱,心中有诗,就足以点他亮绚丽的人生。“我之所以偏爱看诗写诗,不仅仅因为它是一种唯美的载体,可以洗涤心灵,放飞灵魂,它还是我黑夜里的一盏灯,给予我光亮和温暖,给予我勇气去面对自己的残缺命运,并且努力改变它。”张久斌凭着对生活的热爱,从2015年3月开始,每天坚持写日记,创作诗歌,去年开始写小说,在他的文字里,找不到一处错别字。张久宾表示,他目前最大的心愿就是要自食其力,争取尽早出一本书,能有所收入回报家人。

因生活不能自理,父亲每天给他穿衣服、抱他起床、到自己的轮椅上、用吸管喝水,吃饭,把他照顾的无微不至。张久宾心怀感恩,他也在手机上打出“三十年父母辛辛苦苦照顾我,非常感谢他们,我会尽最大的能力来回报他们”。五年时间,他仅靠鼻尖,在手机上逐字敲出200余首诗歌。其中部分诗歌的发表,也让他拥有了自己的收入。最近一年,他的小说写了3万多字。现在的他,可以熟练运用手机和电脑,也学会了网上购物。他经常把自己的诗歌发到村庄微信群里,他希望自己的作品可以鼓励更多的人,为他们照亮前行的道路。

2020年9月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新闻人物》栏目,以《重度脑瘫青年用鼻尖打字创作两百首诗歌》为题报道了张久宾的事迹,感动并激励了全国更多的人。

“虽然我没有健康的身体

俊秀的相貌……

但我不气馁

我有一颗快乐的心

拨开生命最精彩的云彩。”

今年32岁的张久宾,坚毅而乐观,残障的身体困住了他的步伐,却没有限制他在字里行间享受奔跑的快乐。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刻苦的精神、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先天性的脑瘫并没有阻止他实现人生价值,没有阻止他给这个世界带来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