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已获票数:14808
进入主界面投票

  2017年经过庄严的宣誓仪式,赵国光领到了律师执业证,成为了山东舜翔(聊城)律师事务所的一名执业律师。坐在整洁明亮的办公室里回首往事,他说,“选择律师这个行业,从我的内心来讲就是兴趣和热爱,因为在我的心里法律代表公平和正义。一路走来,得到很多帮助,心中满是感恩。法律是用来帮助别人的,希望能用所学去帮助更多的人。”

  从小学时期的“三好学生”,到基层残疾人专职干事,再到如今维护公平正义的执业律师,赵国光一步一个脚印,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自强不息 通过自学取得法律本科学历

  1982年出生的他,1岁时因患小儿麻痹症,腿部落下残疾。身体的残疾并没有影响赵国光对于知识的渴望,从小学到初中,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初中毕业时,他面临着人生的第一次选择,考高中还是读中专?考高中,然后参加高考读大学,但据说身体可能会受到限制。这时,得知济南有一所以招生残疾学生为主的特教学校,就这样他参加了考试,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山东省特殊教育中等专业学校的会计电算化专业。

  本着学到一技之长,毕业后找一份工作的赵国光已不满足于现状了。当他知道通过自学也可以取得学历时,他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法律专业,在他眼里法律代表了公平和正义。他用节省下来的生活费购买书籍教材,只要有时间和机会,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自学考试必须下苦功夫,仅学习笔记就写了二十几本,无论严冬酷暑,教室、宿舍、餐厅、济南东图大厦,都留下了他努力的身影。2004年6月,他拿到了山东大学颁发的法律专业专科证书,又经过三年,取得了山东大学颁发的法律专业本科证书。

  人生转折 从残疾人工作者到执业律师

  2010年1月1日,赵国光走上了朝城镇残疾人专职干事的工作岗位,这是他的第一份工作。“虽然是公益性岗位,但作为一名残疾人,工作挺适合。我完全能够体会到身为残疾人的艰辛,能够为他们直接服务,是我人生的一笔财富。”赵国光说。

  在做好残疾人工作的同时,赵国光取得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书,从事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赵国光认识到不懂法律的人太多了,且大部分是弱势群体,当他们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没有能力打官司,甚至没有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意识。这促使他下定决心,成为一名伸张正义的律师,维护法律的尊严,保护弱者的权益。

  2015年他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取得了法律职业资格证书。2016年5月,赵国光来到了山东舜翔(聊城)律师事务所,顺利进入了律师实习阶段。

  服务大众 为更多的残疾人提供帮助

  “我觉得作为一个律师,服务社会服务大众,是我们的职责。” 律师执业中,赵国光时常提醒自己,“案件无大小,认真对待每一起案件,当事人的事,就是我的事。” 2018年夏天,赵国光接受委托,为一起只有20000元的合同纠纷案件,两次奔赴河南省焦作,经过开庭、谈判,最终达成调解协议,有力地为委托人争取了最大权益。

  律师职业紧张而又忙碌,工作奔波之余,赵国光还做起了法律义务宣传员,除了不定期向公众进行普法宣传,增强大家的法律意识之外,他积极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努力为残障人士发声,为弱势群体维权。“为残疾人提供法律上的帮助,他们期盼的眼神,带着感激的表情,甚至拿着锦旗的时候,让我更加坚定地要把这个事做下去。”他发起成立中国残障律师微信群,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残障律师一起,相互交流、学习,共同维护残疾人群体权益。2018年他被舜翔评为“公益之星”,2019年被授予“聊城市自强模范”,他发起成立的“舜翔助残公益律师团”也被授予“志愿者助残先进集体”。

  赵国光还加入了聊城市助残企业家协会,严冬时节,赵国光拄着拐杖,拿着奶、油等慰问品,前来探望他在“牵手宝贝”—关爱残疾儿童志愿服务活动中帮扶的两名残疾儿童。对于普通人都需要费力爬上的六楼,赵国光拄着拐杖,一步一步艰难攀爬,其中的辛苦只有他自己才能体会。每到一家,他都关切地询问孩子的身体健康情况,了解帮扶家庭的实际困难,并用心记下,努力帮助他们寻求解决办法。7岁的张雨凡穿上赵律师带来的新棉服,脸上露出了羞涩满足的微笑,这件小小的棉衣也注定,为这名残疾儿童的内心照进一缕温暖和希望。

  赵国光用一根拐杖,支撑着自己并不完美的身体,走出了一条大爱、无畏的阳光之路。用他的专业和爱心,给更多的残障人士带去温暖和希望,为他们支撑起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