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已获票数:12143
进入主界面投票

QQ截图20210114134647.jpg

  王彬,男,40岁,中共党员,高唐县中医院医务科主任,外一科主任,骨科主治医师,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毕业后从事急诊和骨科临床工作,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丰富的骨科手术治疗经验。因工作突出,获得“高唐县青年岗位能手”,多次被单位评为“先进个人”,目前任山东省老年医学学会第一届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中医药学会关节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聊城市中医药学会创伤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聊城市医学会第一届医疗纠纷防范专业委员会委员。

  工作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骨科病人多、急诊多,特别是对危重病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2017年的一个深夜,接到急诊科的电话,患者是一个50多岁的男性,因被大理石板砸压伤入院,经门诊检查后诊断为双侧股骨多段粉碎性骨折、左侧前臂尺桡骨粉碎性骨折,左小腿骨折,当时病人情况危急,我积极准备血源为病人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维护生命体征,在忙碌了一夜后,又为病人进行了多处骨折的手术治疗,在手术台上又忙碌了整整8个小时,手术非常顺利,中间更是滴水未进,手术中已将自己与患者的安危融为了一体,凭着这种坚忍的毅力坚持做完了手术,患者脱离了危险,但是连续紧张的临床工作加上日常繁忙的医务管理工作,身体终于透支,第二天在处理病人时突发胸痛,心电图检查:急性心梗。幸好同事和家人及早进行了救治,并进行了心脏介入手术,才安然无恙。术后一周,又再次走进病区投入到工作中。

  扎实工作,助力健康扶贫。王彬同志负责高唐县中医院扶贫工作以来,切实响应国家扶贫政策,深入学习领会省、市、县精准扶贫文件精神,坚决落实执行医疗系统健康扶贫政策,在医院大力推行贫困人员三免一减半、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在工作中发现贫困病人存在陪人少、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就诊未带身份证明识别困难、就医无人陪同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切实为贫困人员服好务,王彬同志积极协调医院信息科、财务科、住院部、医务科、医共体服务部及护理部等各个部门,在院内实行贫困人员绿色通道,精准识别、全程陪同,从贫困病人入院就诊接待、信息录入、陪同检查、做到各个环节相衔接,完善病人的就诊流程,享受到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

  许多贫困人员是因病致贫,为让贫困人员解决看病难的问题,王彬同志多次组织医院临床专家送医下乡,进村入户为贫困人员进行义诊,让贫困人员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县级水平的医疗服务。“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对于贫困户来说,他们的心理很脆弱,尤其是因残、因病致贫的贫困户来说,他们的心理更为脆弱,有些甚至于接近崩溃的边缘。对因病持续治疗的贫困户,王彬同志带领医疗团队先注重对贫困户的心理疏导,采取精神扶贫;帮助贫困人员认真解读政府针对贫困户大病救治的各项优惠政策,让其打消看不起病的顾虑。

  业务上精益求精,永不止步。王彬同志在义诊走访过程中发现有些贫困患者患股骨头坏死、重度膝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致残性疾病,需要进行关节置换,但关节置换手术在骨科手术中难度高,风险大、花费多,在县级医院的开展较少,这些患者因为没有条件去市级、省级医院进行手术,每日忍痛,度日如年,靠服用止痛药物维持,也不能从事体力劳动,为贫困的家庭更添负担。看到这种情况,为提高自己的手术技术,让贫困人员在本县就能治疗,先后前往齐鲁医院、河南洛阳正骨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系统学习了关节置换手术技术,随着自己的不断学习,技术提高,在本院成功为朱振发、邓桂芹、许吉水、刘玉海、徐春河等贫困人员进行了关节置换手术,让这些贫困人员在本地医院不出县城就治好了疾病,重新恢复正常关节功能,回归社会。

  骨科目前在我国无论从手术方式还是治疗理念上来讲总是更新最快、最多的学科,为了使病人得到更好的、更前沿的治疗,王彬同志不断的从各种途径汲取新知识、新观点,与科室内同事团结协作,不断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大胆创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用最新的、最成熟的治疗理念、手术技术服务于患者,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生存质量,取得了可喜的业绩。随着临床工作的开展,通过学习把国内先进的医疗技术、治疗理念结合本院实际,应用到临床治疗中,采用腓骨截骨术治疗老年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方法填补了我县骨科的空白。在聊城市首先开展UBE(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开展的微创髓内钉技术治疗老年人粗隆间骨折,成功的为一名98岁的老年人实施手术治疗,术后应用更加完善的治疗理念,从药物的剂量、应用时间、方法等微小细节做起,配合中医特色疗法、康复治疗,使老人在术后3天能够下床,并在家属的帮助下行走。

  看到家属和病人满意的笑脸,王彬的心中除了成就感外,油然而生的更是一种责任感,他更加明白自己的社会使命,要坚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同时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把握最新的学术动态,积极的为病人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疫情期间,积极响应。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为保障全县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年三十就接到县卫健局通知参加高唐县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并成为高唐县卫健局疫情处置应对领导小组医疗救治组成员,负责配合县卫健局安排的检查、指导全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医疗救治工作;组建县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对临床专家组和医疗队;组织开展全县医疗救治技术培训演练;组织落实医疗设备、急救药品等物资的储备、配备工作;指导医疗机构做好医院感染防控工作;负责成立医疗专家组,组织力量做好疑似病例及确诊病例的医疗救治工作;负责指导做好疑似、确诊、重症、危重病例的信息汇总等工作。在随后的日子一直到五一假期始终保持工作状态,在积极协调县卫健局及本院疫情安排的防控救治工作的同时,还为当地就诊患者成功进行了三十多台骨科手术,其中还有危及生命的几名患者都获得了救治。妻子庄焕霞为高唐县人民医院的一名内科医生,疫情开始时,夫妻两人都提交了请战书,期间妻子接到医院命令前往一线发热门诊进行疫情防控工作。两人平素的忙碌加上疫情期间的工作状态,无法顾及家庭及两个孩子,只有放在父母家中,有时一周也见不一面。“但是我深深懂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这个时候就应该舍小家,顾大家,迎难而上,冲锋在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兑现一名共产党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承诺,勇担使命,抗击到底。”王彬这样说道。

  我国古代名医孙思邈在他的《千金方·大医精诚论》中提到:“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研茧,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借生命……” 同样,作为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一定以先辈为榜样,时刻牢记职业赋予的神圣使命,恪守医德,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持之以恒地钻研专业知识,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提供全面的支持和帮助,为服务人民群众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