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月冬,人民银行聊城市中支支付结算科主任科员。
多年来,她默默无闻,对外捐助14万余元,参加社会公益活动50余次。曾被评为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先进女职工、总行国库系统先进工作者。2017年获人民银行“公德奖”、聊城市四德榜“个人品德(爱德)”先模人物,入选“聊城好人榜”,先进事迹被济南分行《党建通讯》、总行《女职工之窗》及聊城电视台、大众网、“学习强国”APP等媒体宣传报道。
她,用爱让寒门燃起了希望
2008年,东昌府区侯营镇一对孪生兄弟双双被名校录取,哥哥考取了中国科技大学,弟弟考取了山东大学临床医学本硕连读。为了支持孩子就学,父母卖掉了家里所有能变卖的财产,但除去学费,每月能够拿给两兄弟的生活费仅有200元。兄弟二人的求学之路让这个本就贫寒的家庭更加拮据。黄月冬从朋友处得知这一情况后,当即拿出4000元帮助哥俩渡过难关。从那一次开始,每年开学季,4000元的资助也就成了她延续七年的惯例。寒来暑往,黄月冬总是关注着季节变化,提前给哥俩买好毛衣、衬衣和外套,寄到学校,从无间断。2015年,弟弟毕业后入职聊城市人民医院。刚刚走出校门的他月工资不足2000元,单位周边每月动辄千元的房租使得住宿成了他的大难题。黄月冬又把自己在医院附近的学区房腾给了他,还给了他2000元“安家费”。因学术研究需要,哥哥听取导师意见延迟毕业,导致助学贷款无法按期归还,黄月冬又给他凑齐24000元帮助他还清贷款。
她,让爱心在家庭内接力
大家庭里,黄月冬对感情看得很重,对利益看得很轻,邻里眼中,她是家庭和睦、关系融洽必不可少的“润滑剂”;小家庭里,黄月冬勤俭持家、孝老爱亲,潜移默化中树立起真诚待人、与人为善的良好家风。2017年,黄月冬女儿彦彦的室友小王被确诊患上了重疾,在手术治疗的前后20天里,彦彦衣不解带,一直陪护在室友身边,帮她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术后化疗期间,小王体质虚弱,白细胞不能像其他患者一样正常恢复,黄月冬与爱人为其购买阿胶2斤,帮助小王增强体质;小王恢复期间,黄月冬夫妇又相继寄去阿胶浆3箱、阿胶枣1箱,前后花费近2万元。
她,用爱温暖着身边的人
1989、1993和2000年,黄月冬的同学杨某因病先后做了3次手术。患病期间,黄月冬挤出时间和同学的丈夫轮班做好陪护工作。同学的丈夫交流到外地工作后,黄月冬又主动照顾起同学及其女儿,工余时间买菜、做饭、收拾家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同学的女儿体型偏胖,黄月冬为了给她买到合身的衣物,常常反复来往于多家服装店,成了店里的“常客”,店主们得知事情真相后,非常感动,都给了她无条件退换货的“优惠待遇”。
婆婆家邻居姚阿姨患有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病情导致视力丧失。姚阿姨丈夫先后交流到济宁、济南工作,这期间,黄月冬每次去婆婆家总不忘去看望姚阿姨,给她送去生活用品,帮忙收拾家务,陪她排解苦闷。
2019年初,黄月冬从微信朋友圈中得知一名快递员的父亲身患肝癌急需手术费,心怀大爱的她又通过微信为其捐款1000元,尽自己的一份力帮助他人渡过难关。
她的爱,好似缕缕清香
衣着朴素、不尚奢华,她将省下来的钱用到更有意义的事情上。2008年汶川地震,她捐款500元后,又捐出特殊党费1000元。2016年,她与15名“爱心姐妹”一道,冒雨赶到于集镇任寨村,向寒门学子送去助学款4000元。多年来,黄月冬个人对外捐助金额超过了14万元;对待自己她克勤克俭,十年前买的一件大衣至今仍穿在身上。
低调内敛、不善应酬,她将腾出的精力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从照顾失能老人到看望失孤儿童,再到医院义务陪护,总能看到她的身影。多年来,她在认真组织科室开展社会志愿活动的同时,个人利用空余时间先后参加各类爱心活动50余次。
带头参加捐助活动
爱管“闲事”、惯于操心,她坚信只要心里有爱,可以做更多事情。1999年居住在人民银行家属院,2006年搬迁到市政府家属院居住,两边当时都没有专业的物业服务,她所在的楼道卫生工作就被她“承包”了,擦扶手、扫楼梯,从顶楼到地下室,十几年来从没间断过。单位的洗手间自来水龙头有没有关好、走廊灯具有没有及时关闭……每一件小事,她都认真操持、从无遗漏。
她,让爱在文明创建中升华
担任国库科科长和营业室主任期间,黄月冬一手抓科学履职,一手抓文明创建,带领科室同志积极开展各类社会公益活动,传播央行正能量。她组织到冠县定远寨敬老院奉献爱心、救助东昌府区下岗职工、向贫困学生和灾区捐款捐物、义务献血等一系列公益活动,累计捐资28600元,捐献图书386册,资助失学少年12人次,让团队的道德素养和思想情操在一次次的活动中得到升华,文明创建工作成绩斐然。自2005年起,国库科连年被认定为全国“青年文明号”,自2007年起连年被认定为全国“巾帼文明岗”,多次获评总行国库专业先进集体、济南分行女职工文明示范岗等荣誉称号。
黄月冬用自己的爱,为这个世界带来缕缕暖意;用自己的行动,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用自己的正能量,让爱汇成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