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14年12月担任聊城高新区许营镇贾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以来,她坚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顺应新形势,把握新要求,贯彻新理念,展现新作为,推动新发展,坚决贯彻上级党委、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乡村改革创新、建设发展的一系列部署和要求,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勇于担当,勤奋敬业,为贾庄村的建设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赢得了村乡百姓的一致好评。
叱咤商海的“铁娘子”
周桂英,是一位“泼辣”的四川女子。
20世纪八十年代,从四川嫁到聊城贾庄村。生计所迫,她在窑厂做过扣砖坯工人,也曾挑着蔬菜担子沿街叫卖。
2001年,她听唐山的一个老乡说,唐山那边的西瓜很便宜,可以考虑去唐山倒腾西瓜。结果她去了之后发现唐山的西瓜并不便宜,相反,老乡做的钢管生意却很挣钱。
“他们能通过钢管挣钱,我也可以。”周桂英说。她先是在老乡那里做了半个多月的保姆,间隙学习钢管的型号材质并揣摩他们打电话谈生意的口吻。之后,她就在市场里租了一个小门脸,决心在钢材销售领域拼搏一番。
回忆起自己的创业之路,周桂英说能取得成功多亏了“赔了700多元钱的130公斤钢管”。“我刚开始做钢管时,有人通过我要130公斤钢管,结果我找了一晚上都没人同意给我捎货。”周桂英说,为了按时交货,最后不得已从天津进了130公斤钢管,不仅没挣钱还赔了700多块。她这次的行为,也彻底感动了这位客户,此后该客户几乎所有的钢材都是在她那里购买。
靠着诚信、卖力气和骨子里不服输的“铁娘子”性格,短短十年间,她将自己淬炼成千万身家的女企业家。如今,说到“铁女”,唐山钢材市场已是无人不知。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周桂英的人生信条。随着事业的日益成功,周桂英有了更多的精神追求,想要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她给家乡捐了十万元,这次的捐赠给她带来的触动,也让她对公益事业上了瘾。自许营镇中心敬老院成立以来,每年的端午、中秋、重阳以及春节等节日,她都会给敬老院里的老人送去衣物、粮油。
“帮助了别人,感觉自己心里特别舒服。”周桂英淡淡地说。
群众致富的“领头雁”
从家徒四壁到千万身家,她用了整整三十年;
从叱咤商海到返乡竞选党支部书记,她却只考虑了一个晚上。
在商海取得成功的周桂英,总感觉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有块“空缺”。返乡二次创业,继而反哺乡亲,就成了她顺其自然的选择。2014年,周桂英高票当选贾庄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从此之后,村里的大事小情,都成为了她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周桂英着手的第一件事就是修下水道,改变村子“逢雨必涝”的情况。村集体拿不出钱来,周桂英就自掏腰包,买了9万块砖并说服另一热心企业家捐了3万元钱,最终完成了这项村民期盼多年的民心工程。上任后,她还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并先行垫付了数万元,先后为村里修了三条主干路,建设了4座桥梁,真正方便了村民出行。
贾庄村以农业种植为主,但由于线路老化等各方面原因,灌溉浇地成为制约发展的问题。没有钱,周桂英又自己投入资金1.8万元购买了电缆,并在各级政府和供电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解决了农业浇地用电问题。
身边有很多人都不理解她,连自己的丈夫都说,做村党支部书记就是在“花钱找累”。可是,周桂英却说:“ 自己致富了,就应该回报父老乡亲,为村子发展干些实事。”作为“铁女”的周桂英不畏困难、大刀阔斧,以前“脏乱差”的贾庄村旧貌换新颜,村庄环境有了大的提升。
坑塘边,清除杂草;胡同里,平整路面;农户家,打扫庭院……最近开展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已经57岁的周桂英,还是一如既往的忙前忙后,不但亲自动手,还指挥着村民如何整理。“俺们周书记累吐了好几次,劝都劝不住。”村民们心疼地说。
“只有腰包鼓起来了,老百姓的腰杆才能硬起来。”在周桂英看来,作为村民领头人的主要任务,就是带领全村人共同致富,增加全村集体收入。2015年她创立了山东铁女黑毛驴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给村里人提供的岗位更多了。周桂英一手策划成立了山东铁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用以“公司加农户”的合作模式,建起了高标准的温室大棚,带领村民们一起致富。
贾庄村铁女农业科技园的温室大棚内,一股热气扑面而来,一根根西瓜秧顺着吊绳往上爬。“头茬的西瓜已经卖完了,二茬的西瓜卖的也很火。”忙碌着的村民们,脸上的笑容掩饰不住。100亩的高效温室大棚内,种植的果蔬以西瓜为主,还有火龙果、猕猴桃、桑葚等十余种,经济效益初显。村民们的腰包逐渐鼓了,信心也变得更足了!
“带领村民们共同致富”,周桂英说,这是自己的初心。
乡村振兴的“守望者”
“现在村里都硬化了,环境也更优美了。许多房子闲置着太可惜了,如果能改造成公寓式酒店,吸引更多的人到我们村里来……”谈起村里今后的发展,周桂英的“话匣子”就再也停不下了。
“作为一名农民,我曾离开土地去创业,又回归土地寻找商机。”周桂英对村里的发展有着很深思考,贾庄资源、资产比较匮乏,最大程度地利用村集体资源和土地资源是发展集体经济的重中之重,想尽一切办法“从土地上要效益”。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村看村、户看户,村民看干部、干部看党员、党员看支部,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好不好,要看支书敢不敢担责、有没有主动担责。周桂英更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重了许多。
“如今,聊城正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抓好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和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建设,这为贾庄村发展振兴带来了新希望。”顺应乡村振兴大势,周桂英一直在努力发展着村里的文化旅游、康养休闲事业,“我们村离城区不远,而且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还可以搞生态采摘,我认作为这是一条好路子……”
村庄的变化、群众的认可,周桂英的工作成绩有口皆碑,“乡村之星”“全国十佳农民”等各种荣誉称号也随之而来,2017年她还当选聊城市人大代表。但是周桂英对这些荣誉看得很淡,她总是说,“我就是想为大家实实在在干点事情!”
“初心使命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我是党支部书记,就应该冲在防疫一线,保全村老百姓的健康平安。”周桂英说。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疫情面前,周桂英同志冲在一线,慷慨解囊,主动作为,彰显着共产党员的光辉和先进,是“把初心书写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实在职责上”的真实写照。
在周桂英带领和感召下,村“两委”成员、党员、群众纷纷加入到消毒防疫队伍,逐条街道、逐个胡同消毒防疫,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汇集成冰冷冬天里,防疫一线的一股“暖流”。
有人问周桂英,“你忙前忙后,到底图什么?”周桂英说,自己的初心就是建设美丽新农村,引领大家实现共同富裕。“有没有私心?我的私心就是‘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希望百年之后,我做的这些事能让后人感到自豪和骄傲。”
“贾庄村也是我的家,我要把家建设得更美好。”从个人成功到带领全村致富、实现乡村振兴,周桂英正带领贾庄村的全体村民坚定地前行!“而且我坚信,贾庄村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乡村振兴的美好远景离得不会太远。”
说到贾庄村的未来发展,周桂英的信心十足。
关心孤老的“贴心人”
2019年重阳节,在外地出差的周桂英,始终牵挂着敬老院的老人们,在得知家里剧烈降温后,立即安排公司员工购买了120套冲锋衣、120双老北京鞋,送到许营中心敬老院,向老人们表示慰问。
周桂英始终抱着一颗感恩的心,用实际行动来回馈社会,用爱心奉献去关心帮助他人,她的善行义举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可,先后荣获市三八红旗手、市慈善工作先进个人等。今年是周桂英连续第11个重阳节向许营中心敬老院老人们捐赠慰问品,2009年,许营镇中心敬老院成立,因为资金问题,基础条件比较差。周桂英得知情况后,当即表达了想资助的愿望。她先后为敬老院捐赠了价值不菲的蚊帐、凉席、被褥、冰柜等生活用品,又向敬老院捐赠了3万多元的办公、生活用品。从那以后,她时刻牵挂老人的冷暖,每年四个节日——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以及春节,她都要给敬老院里的老人送衣物、送米面肉,十年间捐赠物品价值达10余万元。每逢春节时,她会为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准备年礼,逢年过节为村里70岁以上老人发放米面油、阿胶糕等食品,并为贫困户发放数额不等的现金。2019年,她还掏钱为村里17户贫困老人购置了新棉衣。“帮助了别人,心里特别滋儿,做好事真的会上瘾的。”这是周桂英的真实心里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