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杰,现任市行政审批局市场准入审批科科长。该同志创新意识强烈,积极投身到改革实践,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履职尽责、作风扎实,改革贡献突出。其负责的企业开办指标在2019年省营商环境评价中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在全省“一窗受理”第三方评估中荣获第一名,成功打造了企业开办“3012”品牌,被省政府办公厅列为改革创新优秀案例在全省复制推广;2020年该同志牵头企业开办、“一业一证”、“一链办理”、“证照联办”和“证照分离”等改革任务,推出多项创新措施,各项牵头工作均走在了全省前列。
一是攻坚克难求突破,助聊城打造改革“桥头堡”。该同志通过起草制定近30个改革创新文件,顶格优化企业开办,全国独创性的打造了企业开办“零材料”提交、“零成本”开办、“零距离”服务、“零见面”审批、一个环节办理、20分钟内办结的“4012”新品牌,创新极速“0”模式,打造极简“1”流程,20分钟内办结企业开办全链条事项,跑出了全国最高速。在该同志的积极推动下,全市符合条件的企业全程电子化率达99%以上,2020年4月份以来,近700家法人出资企业通过全程电子化登记精简材料3500余件,助力“零材料”提交;全市为40000余家企业赠送印章,免费发放3900余套税控设备(含首年服务费),提供免费寄递服务10000余件次,累计节省企业成本近2900余万元,深化“零成本”;为全市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提供服务110余件次,助推了项目尽快落地,符合条件的企业办理“一链办理”百万余例,发放行业综合许可证7500余张,居全省首位,全市通办企业开办300余件,减少群众跑动600余次,设置政银合作网点108个,办结企业开办700余件,向新开办企业提供法律服务50余次,延时“零距离”服务;全市“零见面”办结10000余件,减少群众跑动约20000次;2020年以来,全市新增市场主体90000余户,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是探索创新出奇招,做新领域的探路兵。该同志牵头在全省率先梳理“一业一证”改革行业并制作工作规范,全程参与省级行业规范的起草工作,全国首创性的打造了“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同核查、一并审批、一区服务、一网通办、一档管理、一证准营、一次办好”“十个一”审批新模式,独创性的推行行业综合许可的市、县、乡、社区四级通办。在该同志的全力推动下,典型做法在全省复制推广,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认可,5月27日,聊城参加全省“一业一证”首发仪式,省委常委刘强秘书长指出:“聊城认识到位,行动迅速,走在了全省前列”,任爱荣副省长为聊城7行业代表颁证;聊城市在全省全面实施“一业一证”改革部署视频会议和全省“一业一证”系统升级视频会议上两次作典型发言,经验做法在全省复制推广;市委书记孙爱军对“一业一证”改革作出批示:“各部门、单位要见贤思齐,对照“争创一流、走在前列”的要求,查找差距,制定措施,奋发作为,迎头赶上。”省市场监管局印发《关于转发部分县(市、区)推进“一业一证”改革经验做法的通知》,全省5个县区入选,聊城独享其2;滨州市、德州市等9个市行政审批局分别赴聊城学习“一业一证”经验做法并给予高度赞许。截至目前,全市共发放行业综合许可证7500余张,覆盖44个行业,平台打证2900余张,发证量、覆盖行业和平台办件量始终居全省首位。改革实施以来,全市新增市场主体90000余户,为保市场主体提供了强力支撑。
三是奋发作为创亮点,做刀刃向内的领头雁。持续深化流程再造和集成服务,牵头打造了一链办理“一次告知、一单申报、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个流程、一网通办、一同核查、一并审批、一档管理、一次办好”的极速“1”模式,梳理201项链条,涉及119项政务服务事项,梳理事项和办件量均居全省第一,在全省率先实现平台与专网的互联互通,是全省唯一实现“一链办理”“四级通办”的地市,相关做法被省政府办公厅列为2020年营商环境优秀创新案例在全省复制推广。
四是争创一流强服务,做敢于奉献的先行者。该同志在2019年至2020年3月份担任帮办代办科负责人期间,组建大厅窗口、村居社区、重大项目、政银合作网点帮办代办“四支队伍”,成功构建了市、县、乡(镇)、村四级帮办代办体系,创新推行延时、联动、远程、上门、精准、扫码“六大特色服务”,建立了重点项目和特殊事项绿色通道,切实把帮办代办工作做到百姓心坎儿上。全市建成村级代办点6300多个,四级帮办代办人员9000多人,项目帮办代办队伍12支,一系列的创新举措使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来到群众身边,走进千家万户,极大提升了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