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已获票数:14301
进入主界面投票

  如果你有机会在晚上八九点钟到聊城市生态环境局转一转,往往会发现404房间的灯还未熄灭。灯光之下,一名戴眼镜的男青年,不是在聚精会神地处理文字材料,就是在埋头学习法律法规文件。

  这名青年叫母丙光,现任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四级主任科员。自从2020年1月底来到市生态环境局工作后,加班工作、学习成了他的常态。因为加班,他常常顾不上吃晚饭,拿方便面、火腿肠对付一下;因为加班,很多次回到家时,家人都已进入梦乡。而母丙光丝毫不以此为苦。他说:“正因为我起步晚,所以要跑得更快,才能追赶上同事的脚步。”

  “新兵”变身“多面手”

  母丙光的努力很有效果。

  2020年12月31日,是元旦假期的前一天,母丙光和他的同事们都忙着汇总整理全年的工作进展情况。“丙光,能不能帮忙给这份材料把把关?”“丙光,你本周的工作内容尽快发给我。”……有好几名同事来找母丙光帮忙。同事张志栋很喜欢这个小伙子,在他眼里,母丙光不仅勤奋好学、为人谦恭,而且进步很快,不到一年时间里,母丙光已经从一名“新兵”成长为了“多面手”。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为尽快熟悉业务内容,母丙光在领导同事的指导帮助下,对相关资料进行了梳理,特别是对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规,以及秋冬季攻坚战、蓝天保卫战、十大专项行动等实施方案进行了反复研究。遇到实在看不懂的,他就请教领导、同事和专家,并且主动向领导争取到一线检查的机会,以此来检验自己理论知识学习的效果。

  如今,空气质量通报怎么写,哪项工作该找哪个部门牵头、协调哪些部门……这些内容,母丙光都烂熟于心。因科里的同事都有不同的分工,他们遇到不了解的领域,会反过来咨询母丙光。母丙光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同事还常找他为文字材料把关。“把学习的内容应用到工作中时,我感觉很有成就感。能帮助同事们解决问题,我很开心!”母丙光说。

  披星戴月,为的是蓝天白云

  方便面和火腿肠是大气环境科办公室的“标配”,也是母丙光和同事们的“应急弹药”。

  大气环境科春季冬季要防雾霾扬尘,夏季秋季要防臭氧,可以说是365天无空点,而2020年作为蓝天保卫战收官之年,这份责任更显重大。母丙光主要负责文字材料工作。有关大气污染防治的各种总结报告、情况调度、会议筹备、行动方案等需要文字材料较多,近一年来,母丙光电脑里留存的文字材料就达296个。

  母丙光时常需要汇总科室同事当天的工作情况,作为工作中的“最后一环”,加班对他来讲更是家常便饭。由于时间紧、任务急,加班到深夜,连吃晚饭时间都没有的情况经常发生。有一次,局领导班子定于晚上9点开会。一位领导来到单位后,遇到母丙光,还以为他也是饭后再来加班。得知他还没吃饭后,这位领导向该局主要负责人建议,晚上餐厅留人值班,“不能让加班的同志没饭吃啊!”这一情况让母丙光感动不已。

  母丙光的孩子刚一岁多,他平时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多。他记不清曾有多少个夜晚,回到家后,家人都已入睡。他总是说:“活儿总得有人来干,更何况相比基层工作人员承担着千头万绪的任务,只是加加班已经很好了”。

  母丙光和全市无数个环保人在无数个夜晚披星戴月而归,换来的是蓝天白云。2020年,我市空气质量成绩突出,PM2.5、PM10、SO2、NO2等污染物浓度指标均达到任务目标要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优良率、六项污染物指标均同比改善,臭氧浓度的改善率甚至处在了全省第1位。

  多换个角度,工作更出彩

  母丙光不仅能扎实完成各项任务,还善于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到市生态环境局之前,母丙光曾在一家私企做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工作。这段经历,让他更能站在企业角度想问题,在工作中对企业以指导为主。今年夏天,母丙光到一家生产涂料的企业去指导。这家企业治污投入不少人力物力,但效果一直不甚理想。一到现场,母丙光就闻到了涂料味。“咱有治污设备吗?”母丙光问。“有啊!好几种呢!”企业负责人带母丙光来到车间。光氧催化、水喷淋、活性炭吸附……各种设施应有尽有。母丙光打开活性炭箱,发现里面湿漉漉的。“问题就出在这里。”母丙光说,“经水喷淋后的废气,会吸附大量水汽。这样一来,活性炭会吸附很多水汽,相对而言吸附的废气就少了。建议你们调整两台设备的顺序,或是在水喷淋后加两道过滤网滤掉水汽。”目前,该企业的治污能力有了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