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已获票数:23988
进入主界面投票

  常帅,女,中共党员,2014年在茌平区委宣传部参加工作,该同志以她质朴、坚毅、细腻的风格,以对事业执着的强烈责任感,严于律己、竭诚奉献、辛勤工作,出色的完成了本职工作。“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在平凡的岗位上躬身耕耘,努力奋斗。

  疫情防控战打响后,她和单位的同事第一时间奔赴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战场,采编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一是深入疫情防控的卡点采访,关注那些默默守护在卡点处的党员干部,将他们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加以宣传,让更多年轻的志愿者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来。二是深入医院、单位等人员流动比较大的地方采访。因为茌平区三名医护人员赴湖北一线支援,为把他们的事迹进行采访和宣传,她不畏艰难危险,走进医院进行采访,让全区人民第一时间知道了这个鼓舞人心的消息,让全区人民感受到白衣战士就在自己身边,增强了群众抗击疫情的决心,激发了党员干部奋战一线的激情。三是深入企业、村庄,报道复工复产事迹。在疫情防控工作逐步稳定,疫情得到稳定控制后,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企业复工复产,农民春耕恢复成为报道的新重点。为把茌平企业、农耕情况第一时间发出去,她经常半夜、凌晨编辑稿件,第一时间将掌握的信息写成新闻稿,向社会公众发出强有力的信号,增强人民对未来的信心。

  先后在大众日报客户端、农村大众、聊城日报、聊城晚报聊城新闻网、大众网及各微信公众号和网站刊发《“到达武汉后,我们会第一时间投入战斗!”》《点赞!茌平防疫一线的温暖瞬间》《茌平中联实业公司日供市场60吨消毒剂》《周美东开着植保机挨村消毒只干活不收钱》《专家“隔空”传技 农民看着“直播”学种田》《茌平努力当好白衣战士“小推车”》《鲍庄村:140名模范村民的网络“表彰会”》等50余篇稿件,浏览量达1000万。

  承担了茌平区上报新闻线索的工作,对接山东电视台、聊城电视台、新华社、齐鲁晚报、聊城日报、聊城晚报等数十家媒体单位,为他们提供来自一线的最美人物和事迹。茌平区实验幼儿园老师创作的儿童动画《溜达鸡》,第一时间进行了上报,并与新华社成功对接,发在“齐”心“鲁”力栏目,浏览量达100多万;为成功宣传基层党员干部的奋斗事迹,经与聊城晚报记者的对接采访,成功发出《村庄的硬核防控:信息通知全覆盖,村里人不见人》稿件,将茌平基层干部事迹发扬光大……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是中央宣传部下属的、具有极大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平台,常帅负责茌平区“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供稿工作,因为疫情期间工作的特殊性,供稿工作更为艰巨,在做好其他工作的同时,不断收集具有特色的稿件,体现茌平区防疫工作中出现的先进典型和出色事迹。

  对接山东学习平台的栏目,在战“疫”一线先后推出《守生命防线 守党员初心》《战场上的巾帼英雄 病人心中的白衣战士》《9张图告诉你复工复产一线员工在忙啥》等,在最美人物推出《17年前穿父亲非典防护服拍照 17年后武汉战“疫”》《女支书勇当群众主心骨》《战疫夫妻档》,文艺原创《噼里啪啦传染菌来了》、绘本故事《坏家伙,快走开》、朗诵《最美的逆行》、《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白衣天使我想对你说推出《少年家国信》系列等。

  为报道好茌平精准扶贫的先进做法和典型经验,借助《农村大众》《聊城日报》等省、市主流媒体,撰写《企业在群众家门口设扶贫车间》《贫困户家来了家庭教师》《贫困户变身专业户》《贫困户分红了》《今年保底能挣3万多》等一系列报道展示了茌平脱贫攻坚中的新变化、新亮点。借助“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推出“第一书记”系列专题,先后在国家级平台采用了“扶贫路上我成了贫困村里的干闺女”“我的扶贫小辣椒”“张维忠脱贫展新招”等系列短片,推出了“第一书记”李娜娜、刘丽娜等一大批优秀干部典型,靠自己双手和知识建改变贫困户的典型基层人物,推出创业脱贫养活自己的耿付征等先进贫困户榜样。在学习强国平台刊发茌平区各乡镇扶贫专题短片,《脱贫攻坚稳向前 红色胡屯奔富路》《杨官屯:脱贫攻坚助力全面小康》等得到大量转发转载,在更大范围更大程度上宣传推广了茌平扶贫先进做法和成效。

  2020年常帅同志负责的学习强国茌平通讯站全年共编辑审核稿件1573篇,先后突出茌平特色,依据茌平剪纸、中国兔文化博览馆、山东梆子地方戏曲等优势资源,先后推出家庭美食、二十四节气、烙刻葫芦、山东梆子地方戏曲、咬文嚼字、中华诗经诵读等30多个主题系列,一年在国家级平台采用156篇稿件,山东省级平台采用600多篇稿件。被市委宣传部评为“优秀供稿单位”,个人被评为“优秀编辑”。

  “只要被召唤,基层宣传工作者将一直在路上。”常帅始终坚守新闻工作者的信念,努力发挥新闻工作者的职能,先后被评为“聊城市互联网宣传先进个人”、“学习强国优秀供稿员”、“学习强国优秀编辑”、“聊城市战疫新闻先进工作者”、“茌平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并被《农村大众》、《聊城日报》评为优秀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