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延新,现任临清市应急管理局妇委会主任、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科科长。根植安全监管、应急管理一线15年、一位言语温暖、待人亲切的大姐姐;也是一位爱岗敬业的多面手,勇挑重担的开拓者,勇于作为的排头兵,服务人民的勤务员。她始终牢记宗旨意识,勇做创先争优的“应急先锋”,自强争先,在应急管理部门树立起一面靓丽的“巾帼旗帜”。
一、爱岗敬业的多面手。
郑延新自2005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从事办公室、法制科、综合科、执法监察、综合减灾救灾,不同的工作岗位,强大的学习能力,始终如一高标准严要求,勤奋刻苦,严谨求实,真正做到了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让她迅速成为该行业的行家里手。因为工作经验丰富,她的意见,同事们爱听。她常说,既然工作选择了你,就要发一份光和热,再苦再累也要坚持干下去。在她的探索下,较早实现了执法电子化;正是这份付出,2008年,被山东省安监局评为“2007年度全省安全生产优秀监察员”;2011年和2012年,连续两次被山东省安监局评为“全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系统先进个人”,并记三等功;2013年,被聊城市政府评为“2012年度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先进个人”;2018年,被临清市总工会评为“优秀工会工作者”。
二、勇挑重担的开拓者。
2020年初,一场疫情,给本就处于机构改革初期的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意味着更大挑战。应急物资该不该储?储哪些?怎么储?重点改革攻坚任务怎么落实?面对摆在面前一个个难题,刚担任救灾和物资保障工作的郑延新没有气馁,而是勇挑重担,积极探索。本地没有经验可循,我们就看看外地怎么做的。时刻关注应急管理动态的她,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重要部署后,迅速完成从“救灾物资’向“应急物资”的思想转变,更加坚定了“大应急”观念。思想一通,行动有力。在临清市应急管理局局长韩义同志的安排部署下,马不停蹄,与发改部门会商,借鉴救灾物资储备名录,制定临时应急物资储备计划,协调各方,紧急采购,将棉被、帐篷、桌椅、应急手电筒、发电机组、救援工具等约1万余件应急物资充实进临清市应急物资储备库,填补了临清市突发事件应对短板,保证了基层应急值守的需要,为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提供了充足的物资保障。
“那是在2月13日晚上,因为运送应急物资的货车途中出现故障,我跟郑科长从高速路口接下货车,又一起帮助司机对物资进行装卸入库,都收拾完已近晚上11点了,郑科长在清点查看核对完后才回家。”同事李志豪告诉我们,认真负责一直是她的风格。随后,为便于物资管理,郑延新自学了库管软件,对物资扫码登记;建立并完善了应急物资储备库各项管理制度和物资调拨流程,使应急物资管理更加规范。2020年,被临清市委组织部、团市委、临清市妇联评为“临清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人”。
三、勇于作为的排头兵。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对肩负应急物资保障职责重任,她面对重压不改色,历尽艰难终始成。她带头响应局党组安排部署,聚焦“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改革”中“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这一“九大改革攻坚任务”,勇于作为,积极推进,逐步推进“1+4”应急物资储备模式,将韩局长”“1+4”“五位一体”“五维发力”创新思想变成现实,形成了多元化、分层级应急物资储备格局,为推动“九大改革攻坚任务”落实和引领其他县市区“比学创超”提供了先进经验,合力筑牢聊城应急物资保障“防护盾”。2020年7月16日,聊城市应急物资保障现场观摩会在临清召开,推广临清创新经验;先后被《中国应急管理报》2020年9月2日2版“聚焦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专栏、《聊城日报》2020年9月10日A3版头条、聊城新闻网11月20日“改革攻坚进行时”栏目争相报道,山东省应急厅《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简报》专题刊发,将临清市应急物资储备模式和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先进经验在全省进行推广。因工作突出,2021年1月,被聊城市应急管理局评选为2020年度“聊城最美应急人”。
四、服务人民的勤务员。
身为女党员,郑延新用细致入微、踏实肯干的服务赢得了群众一致赞誉。为更好地服务企业安全复工复产,在临清市应急管理局领导倡议和安排下,录制了《企业复工复产安全培训视频》;为提倡每个家庭储备必要的自救互救和逃生应急物资,编制了《临清市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为更好地帮助妇女儿童、居民和家庭提高自救互救和应变能力,编制了《应急安全知识手册(进家庭)》和《临清市民应急手册》,开展了“安全家庭示范户”创建和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已建成聊城市应急管理综合减灾示范社区6家、省级2家,国家级1家,有效提升了基层综合应急能力;建成“安全家庭示范户”2500余户;只要条件允许,她就会去义务献血、参与文明交通和慰问老人等志愿服务,在点滴行动中体现竭诚为民的初心,践行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郑延新,以爱岗敬业、勇挑重担、锐意创新、勤奋肯干、竭诚为民的赤诚之心,树起了一道攻坚克难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巾帼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