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已获票数:24137
进入主界面投票

  汪凤华今年53岁,是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十五里园镇赵洼村农民。当许多年轻人背井离乡外出“追梦”时,汪凤华却选择留在家乡,扎根黄土地,成立阳谷风华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立志做一名“新农人”。如今,汪凤华在农村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她带领361户农民(其中6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紫小麦种植,迈向小康生活之路。

  一、干得好,带领361家农户实现小康梦 建成国家巾帼脱贫示范基地。2012年6月11日,对于汪凤华来说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阳谷风华粮食专业合作社成立了。那一刻她对自己说,“汪凤华,这里就是你田园梦起航的地方!”

  汪凤华通过合作社突出做好“六个一”即:“统一技术服务、统一购进生产资料、统一引进新品种、统一机械化收割、统一品牌销售、统一民主管理”。

  如今,合作社已成为一个充满创新、奉献和提升的家园,拥有361户成员,辐射3500亩土地,带动周边农户580户,成为“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国家巾帼脱贫示范基地”,还获得“全国巾帼脱贫示范基地”、“全国商业道德建设示范基地”等诸多荣誉称号。

  二、品德好,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为要做手术的贫困社员捐款。合作社注册了“谷姐”商标,申报了“绿色食品”认证,在紫小麦基地上建立起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并引进石磨,将紫小麦磨成面粉加工成面条销售,成为当地广受欢迎的特色产业品牌。

  几年来,合作社多次参加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型展会, 2018年12月,参加聊城市委市政府主办的“聊胜一筹”品牌农产品年货节,“谷姐”五谷杂粮荣获优质农产品金奖。2019年12月,合作社农产品被评为“山东省知名农产品”。

  她还乐于助人。2019年秋收时节,贫困社员贾新蓉因病住进北京301医院,得知她急需手术费,汪凤华急得团团转,她马上召开理事会、监事会进行商议,合作社拿出10000元,并向社员发出捐款倡议。仅仅两天时间,就爱心捐款18000元,对此贾新蓉非常感动,把合作社当成第二个家。

  三、学得好,自己成新型职业农民农艺师 培训出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2017年,汪凤华被纳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员,这是时代发展带来的学习文化、技术、经营的机会,她非常珍惜。课内她认真学习理论,课下高标准完成作业,校内学习理论,校外联系实际,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学员”。

  2019年,汪凤华被评为“新型职业农民农艺师”荣誉称号。

  “还要带领更多的人学习”是汪凤华这些年的一个夙愿。在她的努力下,合作社成为“农民创业园”、“田间课堂”、“山东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

  汪凤华对建档立卡贫困妇女进行技术培训,让她们掌握种植、加工的相关知识,实现有尊严的脱贫,有温度的脱贫。截至2019年底合作社共培训贫困妇女达300人。

  四、带得好,让68户贫困家庭有固定收入 向贫困家庭免费发放麦种。汪凤华时刻不忘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她利用田间课堂、农民创业园等资源,帮助贫困农民提高创业就业本领,68户有一定工作能力贫困户加入合作社,有了固定收入,实现脱贫。

  从2019年汪凤华被推为“山东省科技特派员”下派到阳谷县十五里园镇科技扶贫队,并派驻到李台镇关一村、武堤口一村。因为扶贫之初仅用两天半便跑完了18个村民组,被群众亲切地称为“铁腿扶贫谷姐”

  汪凤华通过合作社向阳谷县十五里园镇狮子阁村免费发放2吨紫小麦麦种,与24户贫困户签订了特色紫小麦种植回收合同,无偿提供紫小麦麦种和种植过程中所需要的农药和生产管理技术,并以每斤高于市场价格0.3元的价格进行收购,实现了农户稳定脱贫。

  “大妹子,你真是比亲人还要亲!”在阳谷县十五里园镇狮子阁村,精准扶贫户杨全英激动地对前来送麦种的汪凤华说。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汪凤华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先后被评为“省劳动模范”、“省妇女代表”、“市人大代表”、“市乡村之星”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