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泽蕊2001年毕业于青岛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01年8月就职于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2004年至今一直从事呼吸内科工作。2020年疫情突发,她马上义无反顾报名支援武汉疫情防控,是聊城市第一批援鄂的医护人员。她有着扎实深厚的理论基础、娴熟精湛的临床技能,更重要的是有医者仁心的医德医风。工作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多次完成急难险重的急诊和会诊任务。
从医19年来,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态度,始终做到急患者之所急、忧患者之所忧、想患者之所想,始终坚持“医者父母心”的原则,始终秉持让患者痛苦而来,微笑而归的宗旨,对待患者不分家庭境况、社会地位,始终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始终对每一位病人,都能做到认真检查、详细解说、精准施诊。在当前医患关系面前,牢记救死扶伤的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服务品质,不断学习掌握医患沟通技巧。在临床工作中,时刻为病人着想,从检查到治疗,为患者精打细算,尽早明确诊断,给予完善的治疗。重视诊疗过程中的心理疏通,在给病人看病时,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坚定不移地认为一个细心动作本身就是一味对症良药。坚持做到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视病人如亲人,从而赢得了病人的理解、支持与尊重。
作为一名医生,只有通过提高业务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自我加压,苦练过硬的基本功,掌握呼吸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疗法,了解呼吸内科疾病发展的新动态,积累新经验。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加上医疗业务技术的不断提高,成了医院的业务骨干。为进一步提高理论业务水平,2011年3月至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肺科进修学习。同时积极参加在职学习,于2010年7月取得泰山医学院内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注重临床科研工作,已鉴定为国内领先科研成果一项(第一名),并进行科研立项2项,获得2项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主编专业著作《临床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及护理》一部。注重临床经验的总结,撰写并发表SCI论文二篇、中文期刊论文多篇。因工作上表现出色,在多次年度考核中获得优秀,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带教老师等。2016年被聘为医院感染管理科兼职副主任。
郝泽蕊曾经是一名最美军嫂,她的丈夫曾经在海军潜艇上工作22年,服役期间丈夫经常带领潜艇执行远航任务,常常一两个月音信全无,她始终给予他默默的支持和积极的鼓励,从不拖丈夫的后腿。结婚14年聚少离多,每年最多和丈夫团聚2个月,特别是2005年怀孕期间,丈夫远航归来回到家中,她已经进了待产室,孩子刚满月,一个电话丈夫又去执行任务。郝泽蕊总是笑着对丈夫说:“没事的,放心地去吧,我会照顾好儿子和老人。再说了,组织上让你参加培训,是部队建设的需要,是组织对你的培养和肯定。”在家里,她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孩子生病的时候,父母住院的时候,为了不影响丈夫工作,她硬是用自己柔弱的双肩扛起了所有家庭重担,很少给丈夫打电话诉苦。她自己有一次急性阑尾炎动手术,自己完成了手术前后的一切事情,手术后她多想给丈夫打个电话啊,但她没有,因为她知道,即使打了,丈夫也回不来,还要他担心,丈夫是属于军队这个大家庭的,自己不能因小家而误大家,作为一名军人的妻子,这些都是她应该承受的,她也对此由衷地感到自豪和欣慰。
武汉疫情发生后,大年初一接到支援武汉的报名通知,她马上义无反顾、责无旁贷报名支援武汉疫情防控。在居家平安过年与驰援湖北接受疫区考验的抉择中,毅然选择了“舍小家、为大家”,做一名为人民而战斗的“逆行者”。她说“疫情当前,作为医护人员,职责就是要冲锋在前,我会尽最大的努力,为武汉疫情抗战贡献一份力量。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要参加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一线践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承诺,全力以赴医治好更多的病人,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战斗精神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到达黄冈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剪去长发便于工作。在黄冈大别山医院抗疫的这段时间,每天医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虽然条件异常艰苦,还要面临病毒的威胁,甚至染病的危险,但是她依然冲锋在前,凭借着精湛的医术,在病情多变时多次挽救病人于危重时刻。哪有岁月静好,只是有人负重前行,她的选择就是勇做负重前行的逆行者,她坚信所选择的路是正确的,所从事的职业是光荣的。在这次疫情大考之中,她交出了优秀的答卷。
“大音希声,大爱无痕”,郝泽蕊同志在19年的医生职业中,用她追求的医者仁心、积极的开拓进取、高昂的敬业爱岗热情和默默的无私奉献精神化作了对这八个字的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