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复一日地照顾生病的奶奶和父亲,抚养孩子,妹妹出嫁、给兄弟俩盖房子娶媳妇,这就是好媳妇鞠吉花。
走进鞠吉花家,本来不大的院子里堆满了刚收上来的玉米,12岁的儿子上学去了,她一个人在家里忙着做家务,不大的屋子收拾的干干净净。1981年出生的鞠吉花和我们聊起了她进门13年后的“家务事儿”。
郝生7岁时母亲去世,父亲郝守兰为了郝生四个孩子没有再婚,虽有郝生奶奶的帮衬,日子过得依然很清苦。鞠吉花知道他家的情况,但她相中了郝生的踏实本分,2003年7月份俩人在两家人的祝福下满心欢喜的订了婚。天有不测风云,2003年秋天,52岁的父亲郝守兰突然病倒在床,丧失了劳动能力,冬天时郝生的奶奶也病倒瘫痪在床。当时郝家四兄妹都未结婚,最小的郝彬18岁。郝生说感觉当时天都塌了,家里只有普通的8间房,说是家徒四壁也不过分。2005年的婚期如期而至,鞠吉花没有犹豫,遵守了约定。
嫁过来的鞠吉花开始了和妹妹郝甜甜一块伺候两位老人的日子。2006年,也是鞠吉花印象最深的一年。这一年春天,奶奶因病去世,一家人伤心不已。高兴地是这一年在鞠吉花两口子忙前忙后下郝甜甜结婚了,鞠吉花两口子的儿子出生了。而伺候父亲的重担也就此压在了她一人肩上。郝凤军、郝彬兄弟俩仍然在北京打工,郝生需要顾家只能在高唐周边打打零工。鞠吉花一边伺候父亲,一边带着年幼的儿子,家里还种着十亩地。说到这里,鞠吉花眼里含着泪花:“孩子打小是我自己看着他,无论我做什么他都在后面跟着我,有时候我给俺父亲看病、洗衣服、做饭顾不上他,哭也没空管他。麦收、秋收的时候只能把他送娘家去。现在孩子大了,看他爷爷出去就手里提着马扎再搀着他爷爷,给他爷爷递水什么的,很懂事。”
父亲郝守兰自病倒后,丧失了劳动能力,最远只能走到家门口,天天就拿个马扎在大门口坐着。“那时候冬天没有暖气,我天天给俺父亲烧火炕,天天把柴火背家来后再晒晒,最怕赶上下雪天。俺父亲那个马扎是高背的,也当拐棍用,只要看见边上有磨损了不平稳了,我就给他换新的,怕他摔着,马扎上的垫子也是勤换,怕硌着,”鞠吉花说道,“2010年和2012年,俺父亲犯了两回比较严重的病,只能在床上躺着,伺候他吃喝还得给他输液吃药,大小便不能出屋,我就给他端屎端尿,后来好转了我就鼓励他下床活动。”父亲郝守兰逢人就说他家有个好媳妇儿,这十多年要不是儿媳妇精心伺候他早就不在了。
2012年夏天,大弟弟郝凤军准备结婚了。鞠吉花两口子将父亲留下的8间房分出4间来给他当婚房,将屋里的砖地换成了地板砖,粉涮了墙面,又将院子硬化,在院里拉起院墙,占了自己的院子给弟弟家新盖了大门,出工出钱,任劳任怨,弟弟郝凤军直到结婚前夕才回家。2015年二弟郝彬结婚,鞠吉花两口子将原来是个大坑的地方用土方垫好,又盖起了房子,“俺俩没让郝彬回来,只要俺俩能忙过来就不耽误他挣钱。”就这样,郝家三姐弟在嫂子鞠吉花的操劳帮助下都成家了。
“大弟、二弟结婚的头两年,知道他们都得拉拔小孩儿,我没让他们管过俺父亲,2005年直到2014年,都是我自己照顾的,为这个俺俩也没要二胎。2017年春节以后,俺三家才真正轮开班,一家一个月,结婚头十年我就没住过娘家,郝生也是现在才敢出远门去打工。现在俺们这日子都比以前强了,兄弟仨都买了小汽车,越过越好了!”鞠吉花高兴地说道。
“俺嫂子照顾俺父亲这么多年很辛苦,照顾这个家不容易,我们能分担的就分担,都是一家人。这些年他们兄弟们都不在家,俺妯娌们轮流伺候俺父亲,这都是应当的。俺这孩子们打个疫苗什么的不方便出门,都是俺嫂子骑着她那三轮车带我们去的。”两个兄弟媳妇提起嫂子,也是满口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