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已获票数:8447
进入主界面投票

  我自幼生长在一个注重孝道的家庭里,父母用他们的言行为我做了非常好的表率和示范,自小熟读“父母命,应勿缓”“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孝子之至,莫大于尊亲”。长大成立家庭后,更是处处要求自己,将“孝老爱亲”的家风传承下去。

  敬孝母亲,善事父母,不辞辛劳。我母亲于2004年查出得了恶性卵巢肿瘤,手术后母亲对止疼药不敏感,疼得不能休息,整整七天的时间,我陪在母亲的床边,不敢闭眼休息,唯恐照顾不到母亲的每一点不适。当时在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中,却没有感到一丝劳累,只是牵挂母亲的安危。至今过去了14年,母亲的病情反复了4次,每次都是生死劫难,但我们母女同心,每次都积极乐观面对,每次都化险为夷,只要母亲能陪在我的身边,再多辛劳都是值得的。

  敬事公婆,家合为贵。结婚后,父母一直教育我一定要孝敬公婆,家事多跟公婆商量,尊重公婆的意见。所以,在与公婆相处的过程中,尊重为先,遇事多沟通多交流,真正去体贴老人的心理需求。我的婆婆爱看书,每次给她买书,我都买两本,她看我也看,这样就有了交流的话题,只要周末在家,都是我和婆婆睡在一个床上,一直聊到睡着。为了陪公公婆婆过周末,我也会推掉一些朋友同学聚会,虽然少了一些休闲娱乐,但是却让老人体会到天伦之乐,我的孩子也从中体会到亲情的快乐和重要。

  “孝老爱亲”不是只局限于自己的老人和亲人,当这个理念深入骨髓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关爱身边的老人。我小区里有一位老人,因常年喝酒精神呆滞,但是老人有一个爱好——读报纸。每次遇到他都会问他在报纸上看到了什么新鲜事,老人也会高兴地问我哪个字怎么读,看到老人精神那么好,由衷地感到高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虽然我还做不到像墨子说的不分远近、不分厚薄亲疏地去爱每一个人,但我愿意尽心去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让大家因尊重更文明,因关爱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