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日报重磅推出专题报道《两河交汇话“永济”》
原创  2022-11-09 18:50:02  

聊城,生于黄河、兴于运河,农耕文明与商业文明在这里交融,齐鲁文化和燕赵文化在这里碰撞,是现今黄河与大运河交汇的唯一城市。

这里说的“大运河”通常是指开凿于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的会通河,起自东平路须城县(今山东东平)安山西南,至临清抵达御河,纵穿聊城腹地。

御河即永济渠,开凿于隋大业四年(608年),南接洛阳北达涿郡,长达近1000公里,是最早的京杭大运河,流经聊城西部,与黄河文明交融碰撞,演绎了人类历史上波澜壮阔的史诗。

这意味着,早在1400余年前,聊城就跨入了“两河”时代。

唐代宗时期,永济渠已经开通百余年,其东岸一个繁华的民间交易场所——张桥行市,因为交通便利、位置特殊被设为永济县,繁盛300年。后因水患,永济县被降为永济镇。金初,馆陶县携建制北迁永济镇,续写了永济渠千余年的漕运辉煌。

目前,卫运河冠县段流程16公里的河道仍保留了永济渠最初的流向,成为隋代大运河留下的活态遗产,潺潺流水见证了聊城1400余年的沧桑巨变。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u=369973567,2954847396&fm=253&fmt=auto&app=138&f=JPEG.webp.jpg

A320221110C.jpg

C120221110C.jpg

A520221110C.jpg

A620221110C.jpg

来源:聊城日报

  聊城日报社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赵鹏      300